人才赋能|宁城县:博士“把脉问诊”“蔬”通产业致富路

来源:宁城县/2025-03-25 浏览量:2007

近年来,宁城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科技“突围”工程,创新成立宁城县博士工作站,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提升农牧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驱动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把脉”定向,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抓住菜果牛,致富不用愁”。设施果蔬产业是宁城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随着土壤种植年限的增长,老棚区土壤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导致作物产量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宁城县博士工作站在设施农业集中区域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棚户作为试验点,分析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开展微生物菌剂施用对比实验,为农户“量身制定”大棚土壤改良计划,制定土壤微生物菌剂套餐、有机肥改良套餐,以菌抑菌、以菌治菌,活化土壤,每亩最高降低畸形果数51.43%、降低发病株数34.28%,实现设施果蔬产业效率和产品质量双提升,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打通科技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博士工作站专家土壤取样


“会诊”交流,群策群力汇集发展新动能

宁城县肉牛养殖产业根基深厚,经济效益可观,但粪污排放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宁城博士工作站带领养殖大户60余人到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博士工作站进行调研,组织开展养殖户技术交流座谈会,就两地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给予引进蚯蚓养殖技术、蚯蚓粪还田的建议,该模式利用林下空地养殖蚯蚓,以牛粪为主要饲料,通过蚯蚓的生物转化作用,将牛粪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机肥和蚯蚓蛋白,而蚯蚓体则可作为高蛋白饲料或中药材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不仅解决牛粪资源化利用问题,还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提升,延长肉牛养殖产业链条,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平均每头牛可增加效益1000元左右,实现牛粪“变废为宝”,助力养殖户增收。

博士工作站专家查看农作物长势


“治疗”服务,培训赋能拓宽发展新思路

宁城县以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三服务一促进”行动为抓手,依托博士工作站构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一改传统农技培训“填鸭式”“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组织博士专家开展“多批次、小规模、精准化、高实效”培训班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精准“滴灌”培训,实现教学供给与农户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有效对接,有效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解决农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搭建乡土人才成长“快车道”。目前,博士工作站博士专家已培育“土专家”“田秀才”1150余人、质量检测人员152人,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夯实“人才基底”。

博士工作站专家现场教学

(市委组织部 人才科、宁城县委组织部)

平台首页 嘉宾登录 他山之石 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