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兴旺,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为了推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拓展规模、提升品质,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建功立业,红山区坚持在“育用留”三个环节下功夫,通过精心构筑技能人才发展的优渥环境,激活技能人才“一池春水”,确保技能人才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双向奔赴”。
在“培育”上倾注心力,打造技能人才“成长摇篮”
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红山区持续实施“技能红山”工程,做优技能人才“增量”,盘活技能人才“存量”。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促成赤峰一职专与吉利汽车集团、上海东湖集团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冠名班”9期,培养技能人才300余人。以制定高技能人才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平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供需关系,金属冶炼、羊毛绒加工、制药、汽车工业、电力保障等产业的10余家地方支柱企业取得国家级专业技能人才评定资格,2024年度全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工233人,技师66人,高级技师58人。
在“任用”上精心布局,搭建技能人才“施展平台”
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为,是技能人才工作的价值所向。红山区探索推广“研发在外地、转化在红山”的“人才飞地”模式,抓好技术服务,畅通技能人才发展路径,天奇蒙药、英泰智、恩沃科技等10余家企业,均通过区外科研实验室实现项目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制度,全区各类企业技术负责人担任企业重要领导岗位比值超过80%。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远联钢铁、东黎羊绒、新正电工等区域大型用工企业已形成由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完整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有效发挥了用人单位在技能人才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不拘一格打破技能人才上升“天花板”。
在“激励”上全力以赴,构筑技能人才“归属港湾”
“留才水平”能够直观体现一个地区的“人才磁场”强弱和“人才生态”优劣。红山区建立以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2024年度园区各企业共计评比岗位能手150余人,罗亚职业技能学校在自治区级技能竞赛中荣获金牌、铜牌佳绩,行业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制度,30名区级领导与50名专家人才包联结对,充分听取技能人才的专业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技能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堵点问题19项。开设“才聚红山·载梦前行”人才宣传专栏,累计发布人才宣传信息33篇,不断强化对技能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为技能人才“凭能力说话”“靠本事吃饭”撑腰鼓劲,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技能人才集聚“强磁场”。
(市委组织部 人才科
红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