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打开‘灵西’小程序出示人才码,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县内享受就医绿色通道、免费停车、免费游园等优惠,非常方便,”安徽富光实业技术总监王平点开手机向记者介绍,“虽然都是些小事情,但是很暖心。”
王平提到的“人才码”是安徽省肥西县人才政策的亮点举措之一。
肥西县
近年来,肥西县委将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肥西产业特色、人才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出台了《肥西县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县聚力打造特色人才中心的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由人才保障政策和产才融合政策两部分组成,共10条38款。其中人才保障政策面向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等提供安居、岗位补贴、优享服务等生活保障;产才融合政策则重点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集成提供以“四支持两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全阶段、全要素政策支持。
肥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委人才办主任王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这对我们政策起草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视野更加开阔
——在高科技产业团队引进上放开手脚
《若干政策》提出,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引导母基金,通过直投和参股专项基金方式,重点支持科创型企业。给予创新创业团队资金支持、投融资支持和发展奖励,培育头部企业和上市企业。
“这些政策不是‘噱头’,更不是‘撒钱’。一方面,我县三大战新产业发展需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对创新创业项目研判有信心,”肥西产投副总经理孙玮说,“放开手脚才能大展拳脚,到2025年,我们要培养出不少于20个具有较强产业发展带动力的双创团队。”
“放开手脚”的底气来自“以赛引才”模式的七年深耕。肥西已连续举办七届“创智汇”双创精英挑战赛,吸引758名科创人才同场竞技,引育156名县级以上人才,37个项目落地孵化,其中15个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智汇”大赛
在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艾创微电子正是通过“创智汇”大赛落户肥西的,并在肥西产业基金引导下完成了A+轮融资。
看到新出台的人才政策,艾创微创始人潘俊颇为感慨:“肥西在人才项目投入方面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第八届‘创智汇’大赛启动在即,我真诚地建议海内外人才朋友积极参与,亲身感受这里的人才发展环境。”
评定更加科学
——把握县域人才队伍建设主动
“没想到我也能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肥西柿树岗乡产业振兴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徐忠有17年前从部队回到家乡创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并牵头成立合肥市首家乡村振兴产业协会,2019年被评为肥西县首批优秀乡村企业家。今年,肥西县委人才办根据《肥西县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将他认定为E类人才,并纳入人才数字化信息库进行跟踪管理。
“新政策用清单化的方式明确了我可以享受的政策,一目了然,”徐忠有翻阅着政策,干劲满满,“这可以帮助我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若干政策》在承接合肥市A~D类人才政策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县级(E类)高层次人才政策,提供购房保障、租房保障、岗位补贴、医疗保障、子女教育、优享服务六大保障。《肥西县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则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规定了可享受政策的人才类型和条件。
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武笑天介绍:“我县现有E类人才1100人,未来三年,我们力争在各行业新增E类人才1000人左右,推动人才队伍提质扩量。”
服务更加精准
——一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经过需求调查统计,35.21%的受访者对购房补贴更为关注,排在第一位。在调研走访中,也有很多人才反映原政策申报要求较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全面优化了人才购房补贴政策,降低了申报门槛,扩大了享受范围,”肥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何桂明在向人才宣贯政策时解释道,“我们的政策起草不是‘拍脑袋’,而是建立在对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上。”
通读政策全文,不难看出肥西县对人才需求的尊重。“人才码”并非人才独享,高层次人才还可为父母、配偶、子女等申请“亲情码”,共享生活便利。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全流程、全要素需求,构筑“四支持两保障”政策矩阵,从人才落户、企业申办、场地匹配到融资扩产、招工引才、产品应用,无所不包,无微不至。同时落实政策宣贯“一本册”、政策申报“一网办”、人才办事“一张图”、享受服务“一码通”、提供服务“一专员”的“五个一”政策服务机制,让服务专员多费心、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中科第三极技术研究院院长任以伟博士通过服务专员领办代办完成了肥西新公司的注册,“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空气净化设备等,与肥西的主导产业契合,优厚的人才政策更是推动了我们与肥西的双向奔赴。”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委组织部)
信息来源:“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