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敖汉旗:深化人才交流推动京蒙协作走深走实
来源:敖汉旗/2024-12-10 18:46:25 浏览量:1637
赤峰作为环京津冀地区的关键节点城市,将人才交流作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务实高效的举措,积极推动京蒙协作落地落实。敖汉旗将推动京蒙协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聚焦“强协作、育人才、促振兴”,借助北京市海淀区和中直机关帮扶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人才交流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加强协作交流,为敖汉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强化交流协作
搭建人才“连心桥”
高位推动,注重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京蒙人才协作对接机制,会同中直机关和海淀区联合召开京蒙“两地三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座谈会,制定京蒙“两地三方”工作方案,围绕党建引领人才交流、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示范带动、机关党组织共创共建五方面内容,征集需求清单51项、明确责任清单27条,推动党建、人才、产业“三链”有效融合。有效衔接,注重搭建平台。紧抓京蒙协作人才交流机遇,建立高效的联席会议制度和沟通联络平台,衔接各有关单位与北京对口部门建立人才交流机制,积极推进两地交流互访、信息互通、经验互享,助推落实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培训等帮扶措施。2024年选派挂职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共计58人。海淀区12个村、5个企业、7个社会组织帮扶敖汉旗33个村。产才耦合,注重优势互补。借助“赤诚峰味”“绿品出塞”“赤峰好物进北京”等农畜产品推介活动,为两地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分享创业经历和开拓市场经验的对接平台,助力敖汉旗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远销,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签订采购意向协议1.2亿元,成功将敖汉旗的优质农畜产品推向了北京市场。

开展人才互派
织密两地“联系网”
优化政策“全力保障”。立足敖汉旗发展所需和北京优势资源禀赋,研究制定《敖汉旗京蒙协作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在京蒙协作资金中专门列支80万元,专项用于党政干部培训,培训4期202人;列支104万元用于专业技术人才跟岗培训项目,全力保障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地见效。分类施训“固强补弱”。始终把京蒙协作作为提升人才履职本领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填补在抓落实、促改革、谋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将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等纳入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举办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10期,覆盖各类人才600人次,先后组织100名旗乡党政人才、乡村振兴实用人才赴浙江、山东实地观摩学习,全力提升干部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组团帮带“提质增效”。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区域人才协作,主动携手海淀区,深化教研教学和医疗服务互动,促进教育人才双向交流,对接海淀区教育、卫健等系统选派16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敖汉开展“送教送培”“支医支农”等活动,帮助结对培养人才,实现两地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共享”、医疗技术“以强带弱”。截至目前,帮扶专家人才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实施“三大”行动
激活协作“新引擎”
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坚持“产业集中、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北京资金、人才、市场优势,坚定不移推动小米产业集群式发展,累计投入京蒙协作资金338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6个,共建园区1处,打造集种植、收储、生产加工、产品溯源、品牌开发的全链条式敖汉小米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协作交流行动。邀请国家谷子首席科学家及其团队来敖开展培训指导和帮扶,围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开发,现场解答试验人员及农技人员的相关技术问题,为敖汉小米产业提升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大力实施京蒙协作就业行动。建立常态化、跨区域的人才岗位共享机制,加强点对点、闭环式转移就业,促进农牧民、脱贫人口进京转移就业,鼓励通过京蒙劳务协作落地敖汉旗的北京企业优先吸纳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已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3020人。

(市委组织部 人才科
敖汉旗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