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亮点】内蒙古敖汉:探索“1+3”模式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来源: /2024-03-12 08:50:30    浏览量:1188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期,内蒙古敖汉旗通过实施“1+3”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积极探索破解嘎查村后备干部培养难、年轻党员发展难、致富能人培养难等问题的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工作思路

打造乡土人才集聚新平台

制定《敖汉旗“1+3”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选取三个乡镇,分别作为北部、中部、南部试点地区,实施“1+3”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即:“1”即由镇党委牵头建立1个“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中心”,同步成立中心党支部;“3”即重点培育“嘎查村后备干部、青年党员、致富能人”三类人才。

中心依托机关单位、嘎查村社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分类建立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实践锻炼提供平台。中心建立党委服务人才制度,中心成员可以列席嘎查村、社区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会议,优先外出考察学习,进入“两委”班子挂职锻炼,获得产业项目、人才滚动扶持资金,培养成熟后优先发展入党、列为村级后背干部、换届选举候选人或“两代表一委员”。

截至目前,共收录入库1506人,优选进入中心培育239人,其中发展党员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5人,培育致富能人145人。共有52名优秀中心成员在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成功入选“两委”班子。


细化工作步骤

开辟乡土人才培育新渠道

实行“535”工作法,即:采取“选、管、培、带、树”5项举措,从3个具体方面抓培育,突出“考核、定级、延伸、提升、推广”5个重点抓落实。

以优秀嘎查村后备干部、青年党员、致富能人为目标,组织考核、择优选拔。落实月管理、季管理、年度管理机制,结合中心成员参加学习培训、参与集体活动、执行管理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据阶段和年终考核结果评星定级。定期开展党史教育、技能辅导、社会实践培训,实行“上挂式”“下沉式”培育模式,推荐中心成员挂职锻炼,提高实操能力。实行支部“核心带”、中心“具体带”、产业“主体带”,即书记带委员、委员带党员、党员带积极分子,提升党建引领水平;中心带骨干、骨干带成员、成员带农户,提升能人带富领富能力;项目带产业、产业带能人、能人带农户,提升产业经济活力。根据培育对象作用发挥和年度考核结果,树立三类人才先进典型,用典型引领教育身边的人。


健全工作机制

激发乡土人才创业新热情

创新经费保障制度。旗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用于中心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事项,各乡镇整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素质农牧民培育等方面的政策、项目和经费,拨专款为中心提供运转经费,保障中心成员培养工作开展。

创新立体培训制度。立足科技兴业主线,采用集中讲座+基地观摩+经验交流+现场辅导+外部参观+产品介绍“六位一体”方式展开培训,帮助中心成员更新观念、提升技能。中心成立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5期,乡村振兴“五大”人才队伍轮训班16期,与清华大学“云课堂”合作线上培训5期,培训中心成员和实用人才2400余人次。

创新奖励激励制度。将信息、技术、项目、资金等向优秀中心成员倾斜,投入229万元奖补25处乡村振兴人才实训基地、32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投入135万元滚动扶持45名中心成员。培育小米、肉牛、设施农业等主导特色产业人才1174人,帮扶农牧户1230人,培养示范标兵630人,受益群众达1.8万余人。

信息来源:“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