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亮点】广东江门新会区:“人才倍增”工程打通“引育用留”全链条

来源: 广东省/2022-05-10 00:00:00    浏览量:836

今年以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倍增”工程,出台落实“人才倍增”工程五年行动方案,不断完善更具活力的引才用才机制,探索更富成效的育才强才办法,营造更接地气的人才成长环境,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新生态。

新会创新走廊实现提质发展,扬航电商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


靶向引才 吹响人才“集结号”


人才是企业壮大的核心要素,也是地方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新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4月12日,新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一系列人才合作协议,密集的高端合作开启了“内育外引”人才新模式。

4月12日,新会区签订系列人才合作协议

事实上,新会早已对标高质量发展,吹响了人才“集结号”。近年来,新会围绕“一园三中心”建设,依托江门双碳实验室高端平台,大力引进科研技术一流的战略性产业研发团队。围绕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发展,以及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人才需求,精准引进经营管理和招商人才。推动成立了首个澳门境外非政府组织驻粤代表机构——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广东办事处,拓展引进服务高端人才和项目的前沿阵地。


平台留才 打造干事“磁力场”


近年来,新会全力搭建人才承载平台,努力为进驻的高层次人才打造“用武之地”,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政府平台方面,打造了以启超大道和今洲路为主轴的江门新会“创新走廊”,已汇集江门双碳实验室和中集智库、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等孵化器,入驻企业超200家,人才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凸显。

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这一团队既有“双碳”领域的高水平科研人才,也有管理人才。

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

在企业平台方面,积极发动条件成熟的企业成立创新平台。去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创新平台总量达到108家,居全市之首。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企业的研发机构已经成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优质土壤,企业科研平台队伍进一步壮大。


办学育才 培养发展“生力军”


为了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新会在引才的同时,重视对本地人才的培养,致力于构建能够支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在高等教育领域,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睦洲校区、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江门校区、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新会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已经招生,并将与市政府、五邑大学合作共建江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和广东华立海洋工程学院,输送大量训练有素的高技能人才。

全链条构建服务全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对取得高级或以上“乡村工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逐渐形成。

新会夜景


惠才暖才 涵养人才“生态圈”


制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工作意见、创新团队和项目扶持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工作政策,在人才引进、就业、落户、科研、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行以优惠价格购买人才住房、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等多种人才安居方式。建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制……

为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近年来,新会构建了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提升人才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

新会站旁成为人才休闲娱乐的网红地

着力打造“人才驿站+人才系统+人才管家+葵乡人才卡”四位一体葵乡人才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建有23个人才(服务)驿站,为全市最多,2021年建成全省首个高铁站内人才驿站,还率先在江门市推出“人才管家”服务,为区内各类专家人才提供贴心服务。

2021年,新会已为100多名人才送上生日鲜花,加强了政府与人才的沟通交流。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市委‘人才倍增’工程,大力实施‘顶流团队、首善尖兵、冈州菁英、葵乡工匠’四大计划,推进人才自主培养,精准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高水平打造人才载体,精心优化人才环境,为新会全力建设‘首善之区’,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新会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组织部)

信息来源:“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