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他山之石他山之石

【亮点】四川射洪:“跳回农门”播撒科技致富种子

来源: /2025-06-07 11:25:28    浏览量:91

春光作序,万象更新。四川省射洪市瞿河镇中皇村的新农人直播间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当地的网络主播罗林霞正耐心地向粉丝介绍特色农产品,娓娓道来的乡村故事,让观众如同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田野之中。

在瞿河镇,罗林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像她这样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代表——新农人。他们有的从城市归来,有的土生土长。他们怀揣对农业的热爱与梦想,齐聚一堂,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平台、新媒体,共同编织着和美乡村的美好未来。


引才归乡

注入乡村振兴“活水”

“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做细耕苦种田。”短短一句质朴俚语,道尽了农作的辛苦。但在四川射洪天仙镇,这些已是往事。

2016年,在外奔波多年的胥小铭回到天仙镇创立了普兰孜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启现代农业创业征程。8年时间先后流转土地1700多亩,探索运用“农机+农艺”相结合新路径,引进“绵麦902”“川麦104”“水稻川种优3877”等新品种,运用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水稻暗化育秧、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等新技术,在丘区成功走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大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胥小铭还联合多家农业主体、百余户农户,构建农业发展共同体,带动村民就业400余人,2024年粮油产量达1200吨,销售总额500余万元。

在射洪,基于本地食品产业、现代农业基础和农文旅资源,越来越多像胥小铭一样的新农人回到家乡创新创业,以“人、地、产”三兴旺三出圈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年轻人大量外出、乡村空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引才归乡,重新激发乡村活力?

射洪主动出击,结合乡村劳动力情况、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在外优秀人才分布状况,绘制现代新农人动态储备图谱,通过“洪城学子家乡行”人才入乡活动,“吸引+回引”退役军人、在外优秀农民工。同时,聚焦生产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管理、科技人才、文旅发展、电商促富、能工巧匠、乡村规划、社会工作、公共服务等“十路”乡村人才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全域新农人储备库,建成涵盖“洪城兴农英才”、“乡村头雁”、现代新农人的人才矩阵,3872名新农人登记入库。

不仅如此,射洪还从政策入手“精准滴灌”,建立健全新农人“1+N”政策体系,实现了全链条跟踪支撑,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各类补助资金4.9亿元,为返乡创新创业的新农人提供强有力的后勤补给。

在一项项利好政策支持下,同胥小铭一样,一大批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正“跳回农门”奔赴射洪的金色田野,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


育才赋能

激活乡村发展“核芯”

早在2023年8月,四川射洪就明确瞿河镇的乡村振兴路径:“以新农人孵化为突破口,在网红经济中先行先试”。什么是新农人,什么又是网红经济,怎样才能成为新农人?彼时还在土地上辛苦劳作的村民们,对这些新鲜的词汇很陌生,但并不影响他们怀揣对美好未来的无限畅想。

“手机不要正对阳光拍,那样人脸就是黑的,要顺光或者想办法补光。”在瞿河镇组织的孵化课堂上,怎么拍摄剪辑视频,如何开直播卖产品,怎样带货才能调动观众的购买欲望?老师们手把手教新媒体技能,村民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聚焦新农人作用发挥,四川射洪整合县域内优秀“田秀才”“土专家”资源,创立人才“超市”,实行“农民点单、超市派单、人才接单”模式,提供线上网络授课近600小时。打造品牌营销、电商直播等5类线下精品课程,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新农人往往会面对缺少经验、缺少资源、缺少人才等困境。如何真心实意为新农人解决难题?

四川射洪依托乡村振兴学院、现代农业园区建立“1+5”新农人实训基地,打造赛、训、评、创育人链条,邀请四川省农科院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基于五大镇级片区优势,先后培育新媒体+电商、职业经理人、水产养殖、乡村文旅等特色新农人1611名,打造“子昂有礼”“榆之耘”等品牌,实现营收7000余万元。

此外,射洪还贴心实行创业导师一对一帮带,通过创业起步、产业调整、品牌升级等培训帮助孵化新农人,通过成立新农人互助联盟,吸纳12家产业协会,带动联盟内新农人收入较上年增长21%—45%。

不仅是创业支持,让新农人更有获得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也是射洪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射洪挂牌成立县域人才入乡工作站,并在沱牌、瞿河、广兴、金华等中心镇建立4个乡村人才工作驿站,特设“人才服务官”,提供政策咨询、证照办理、补贴申领等服务。积极组织申报人才计划,14名新农人入选省市人才计划,28名新农人当选“两代表一委员”,122名新农人任职村“两委”干部,352名新农人被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如今的射洪乡村,“归雁兴乡”绘就生机勃勃新画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已然是新农人的创新田园,他们于阡陌间播撒科技与创意种子;是创业乐园,让梦想在产业发展中展翅翱翔;更是创客家园,凝聚智慧与力量,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四川省射洪市委组织部供稿)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5年第5期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