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典型引领 > 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

【玉龙英才风采】郇志荣:不忘初心情洒赤土躬耕农安砥砺前行

来源: 赤峰市/2025-04-30 15:43:33    浏览量: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落地落细,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提供人才支撑,鼓励青年人才和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奋发进取、攻坚克难,赤峰市首次开展“玉龙英才”青年创新人才和乡村振兴产业创新人才专项评选工作。现开设“玉龙英才风采”专栏,宣传报道青年创新人才和乡村振兴产业创新人才对赤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浓厚氛围、形成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树立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发展的鲜明导向。


郇志荣:不忘初心 情洒赤土 躬耕农安 砥砺前行

蔬菜、水果、禽畜肉、水产品,只要是赤峰市生产的农产品,产品的质量安全都与她的日常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严格按照农兽药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及农兽药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建立建全生产记录档案”,只要到一线,这些话都会萦绕在耳边,手里都有技术材料”,这是同事们和服务对象眼里中的郇志荣。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到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建设,郇志荣以敢挑重担、敢啃骨头、敢于尝试的工作作风,践行着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和一个务实的“三农”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启动创建之初,在基层工作的她,面对自治区乃至全国无经验、无对标、无借鉴的“三无”情况,从调研、查资料到撰写《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方案》和组织实施,倾注了日以夜继的心血和精力,把这个硬骨头啃了下来,促进喀喇沁旗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第一个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入围第一批国家级安全县,方案也成为其他地区参考样板。

郇志荣在现场检查基地情况


在赤峰小米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1-2期)实施中,郇志荣牵头负责赤峰谷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跑遍全市谷子生产主产地,查新梳理赤峰谷子有关标准50余项,补充制定地方标准5项,主笔起草1项,解决了谷子秸秆利用、赤峰小米追溯在地方标准上的空白,完善了赤峰小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赤峰小米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成功打造了赤峰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提升至176.36亿元。

在加快推进地方农业标准化、技术研究推广中,研究成果“盐碱地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参与制定赤峰番茄、青稞、中药材等地方标准10余项,合著《赤峰小米品质评价》《设施果树实用高效栽培技术》等专著4部,发表论文12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郇志荣还致力于把优质农产品认证作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的重要依托,多次下乡调研,宣讲相关法规政策、普及两个“三品一标”相关知识及品牌价值,实地培训指导基层人员和农企负责人1000余人,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答疑解惑,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随着农企思想转变、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等,全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申报认证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市优质农畜产品认证数量和产量均居自治区前列。她先后获得自治区农安系统“先进个人”、国家绿色食品“优秀检查员”等荣誉称号。

郇志荣大胆破题、先行先试,牵头申报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高质量发展工作站,成为自治区首家唯一市级工作站。从头做起,先学习,后讲课,多次奔赴企业宣传指导,今年推进2家企业率先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这解决了我们一直想认证但是由于绿色生资问题难而不能认证的问题。”一家企业负责人说道。

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入数字化时代,郇志荣负责推动自治区大数据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在我市试运行,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新模式。目前,全市生产主体登记动态更新至4781家,数字化监管巡查检查、抽样监测、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码开具等工作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新模式。生产中强化质量管控措施,重点示范绿色防控、全程监管、检测追溯等安全技术,目前正在牵头承担国家绿色食品(马铃薯)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研究。围绕国家追溯平台和自治区大数据平台,推进全市唯一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单位获批,全力打造追溯监测典型样板,。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是“舌尖”安全的守护者,躬耕农安,使命在肩,我将继续致力于农产品‘安全生命线’和‘优质产品线’,让赤峰市的农产品更安全,品质更优,走出区域,走向全国,让农牧民的“腰包”更鼓起来。”郇志荣说。

郇志荣(右二)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来源:市委组织部 人才科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