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动态 > 党建动态党建动态

赤峰市“党建融合·一心多站”模式深化拓展党群服务中心“五个三”功能

时间:2019/12/5 9:44:37

赤峰市聚焦党建引领“三宣传”、“三治理”、“三服务”、“三公开”主线,推行“党建融合·一心多站”模式,从农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园区,从企业到机关,建立党群服务中心2598个,延伸配建各类党群服务站218个,共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全部面向党员群众免费开放,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


强化“三中心”定位,推动“党建融合·一心多站”阵地建设系统化。

  制定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以市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对15个市直部门、旗县区政务服务阵地,184个苏木乡镇(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和2398个嘎查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形成“1+15+184+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同时,以“心”为轴,向下拓点,整合团委、工会、交通等职能部门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和活动阵地,建立党群服务志愿者驿站9个、党群服务爱心驿站15个、党群服务文明公交站110个,在医院、汽车站、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建立党群服务驿站”84个,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结构性支点向党员群众身边集聚,形成“一心引领、多站辉映”党群服务阵地集群。巴林左旗在居民小区、公园打造“居民之家”“特色睦邻点”“红色文化广场”,把党建服务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深受党员群众欢迎。

夯实“三服务”保障,推动“党建融合·一心多站”服务资源集成化。

  围绕深化生产、生活、生态“三服务”,发挥全市588个党建联合体的统筹协调作用,依托“双报到”、“五个一”等党建联建、结对共建活动载体,以契约、协议等方式落实“三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推动党建、民政、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人才、资金、政策、项目等资源向基层集聚集成,确保党群服务中心有能力有条件开展“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市、旗县区、苏木乡镇(街道)三级向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下放事务审批代办事项1400多项,配建功能服务室1.2万间,增设文体活动设施4780套,支持便民服务资金3800多万元。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全市1170个机关单位党组织到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五个一”行动,新签项目对接、服务供需清单733个,志愿服务2.3万人次。红山区铁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融合共建单位力量成立“爱心粥”社会组织,设立“爱心粥铺”,累计为城区环卫工人、空巢老人和困难党员群众免费提供早餐3.8万余份,受益人数近4万人,用爱心增加了党群服务中心的温度。


完善“三治理”机制,推动“党建融合·一心多站”为民服务常态化。

  围绕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从健全完善上下联动组织体系、民呼我应长效机制入手,延伸党群服务中心手臂,在全市297个社区2169个小区推行“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社区党支部—小区(网格)党小组”设置模式,将2650个党建、综治、城管基本网格单元“多网合一”成1150个“综合网格体”,同步配齐党小组长、楼栋长和网格员、调解员、治安员、卫生员、监督员“两长五员”4996名,定期开展民意征集、志愿服务和矛盾调处活动,让群众事在中心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站中结。翁牛特旗推行联合党委“大调解”模式,上联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下融乡街村社各方力量,将“法律服务链”“诉调对接链”“综合治理链”等链条延伸到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协调解决涉农涉牧和邻里纠纷等难题3800多项,调解成功率达到94%,信访案件同比下降63.2%,推动基层治理 “一元综治”为“群防联治”。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