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兵站的成立,让我们这些退役老兵有了精神寄托,找到了家的感觉,感谢党组织,党和国家没有忘了我们”,抗美援朝退役老军人伦长喜激动地说道。

伦长喜老人口中的“红色兵站”位于松山区振兴街道振兴社区,它是怎么诞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区域协同,牵起姻缘线。松山区振兴街道振兴社区党委辖区退伍军人较多,涉及退伍军人的相关事宜也较多。社区党委立足这一实际情况,积极想办法,发挥区域化党建作用,从辖区内部入手,依托松山区人武部座落在辖区的资源优势,联合人武部党组织于2012年成立了“红色兵站”,搭建起现役军人、复转退军人及军烈属沟通、交流、娱乐、服务的综合平台,实现共驻共建,促进军民团结,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党建融合,架起连心桥。2018年以来,赤峰市推行全域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松山区振兴社区党委紧紧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组织成立了社区联合党委,进一步统筹了辖区资源,为“红色兵站”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同时,社区联合党委为了更加方便与驻区单位、辖区居民和现役军人、复转退军人及军烈属的沟通交流,实现进一步的互利共赢,有效利用街道党工委创建的红色“掌上振兴”信息网,将“红色兵站”的服务内容实时在线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同时红色兵站也可以在信息网上获得所需服务,逐步构建起了社区、驻区单位、辖区居民间的“云互动平台”,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共享共赢,建起幸福家。松山区振兴社区联合党委依托红色兵站,组织联合党组织成员单位和党员群众先后开展了国防教育、烈士纪念等活动20余次,慰问退伍军人和军属36户,组建了红色维权站为退伍老兵提供质量监督和维权服务12次,还为退伍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搭建就业创业平台,16名退伍军人及军属找到了就业岗位。同时,积极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组建红色讲师团,针对社区联合党组织成员及辖区居民开展红色教育30余场次,建立了8支以退役军人党员为主的红色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辖区老人开展助老服务,真正做到了互利共赢,建立起了和谐幸福的红色之家。

目前,“红色兵站”已由成立之初的35名退伍军人发展到84名。他们通过“红色兵站”,在政治上有了寄托、生活上有了照顾、心灵上有了安慰、服务上有了依靠、技能上有了发挥,实现了军民、军地的相融互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党建助推“双拥”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提高了党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为维护社区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松山区委组织部 陈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