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考核干部考核

宁城县:抓细抓实村干部管理锻造高素质乡村振兴“主力军”

时间:2025/2/15 10:47:53

近年来,宁城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在村干部“选、育、管、用”上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好、干事能力强的乡村振兴“主力军”,为高质量做好下一轮村“两委”集中换届工作蓄足“源头活水”。

注重精心挑选

建好后备力量“蓄水池”

坚持把政治标准和德才兼备作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要素,以集中换届储备人选为切入点,制定印发《宁城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两年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机制。拓宽后备力量来源渠道,从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摸排具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条件的优秀人才,切实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同时,对后备力量人选进行审核把关,联合纪委监委、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对全县307个村的后备力量人选开展了两轮次的资格审核,结合“十不选”负面清单,清除不符合后备力量储备资格条件的150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214人,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29人。

注重精准培育

激活能力提升“新引擎”

坚持把村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打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的有效抓手,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专题授课+观摩学习+交流研讨”的教育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全覆盖高标准对全县村干部进行集中轮训。积极组织村干部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及市内其他旗县区观摩学习,全面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2024年,实现全县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全面开展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一线争星比武”活动,组织全县307名村书记结合本村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展现风采。选拔33名在一线比武中表现出色的村书记,参加县级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2个专题的擂台比武。县级划拨41万元奖金,奖补6名表现优异的村书记所在的村班子,切实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注重精细管理

织密督导监管“责任网”

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干部管理监督实施办法,建立村干部履职情况工作台账,采取“定期排查+常态化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其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村干部队伍整体过硬。扎实做好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个人据实填报、党(工)委审核把关”的程序,对各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履职等方面材料进行规范化备案。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档”原则,逐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个人档案,重点收集村书记基本情况登记表、任职文件、学历材料、奖惩情况等重要资料,为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管理和考核监督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全县307名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实行标准化备案管理。

注重精确任用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聚焦村干部队伍作用发挥,制定印发《宁城县村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以绩定酬”的原则,将村干部考评结果与薪酬待遇挂钩、村班子考评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畅通村“两委”干部晋升渠道,对工作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在“两优一先”“担当作为好支书”评选中给予优先考虑,有效激发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切实提振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近年来,4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定向考录为公务员、5名考录为事业编制人员,1名村党组织书记通过选举方式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宁城县委组织部)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