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嘎查村集体“三资”,全面开展清产核资专项行动,通过推动清理“三资”,健全“三资”管理机制,创新盘活“三资”等三项措施,有效摸清家底,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清资产明家底
多维联动摸清“三资”精准存量
旗委统筹推动强引领。旗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纪委监委、农牧、财政等部门设立清产核资工作专班,调研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方法步骤、推进举措,为各苏木乡镇“三资”清理工作制定任务书、施工图。乡村组建队伍强落实。各苏木乡镇成立乡级清产核资工作组,领导班子分头包联所有嘎查村,现场办公抓“三资”清理;村级“两委”班子牵头成立清产核资工作队,发挥老支书、老干部、老党员村熟、事熟、人熟优势,配合开展“三资”清理工作。优化清理流程强质效。推进过程中,设定内业外业组,内业组负责“三资”登记录入工作,外业组进行“三资”清查实地测量工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二次核定等方式,确保数据准确。阿旗245个嘎查村全面启动“三资”清理,已完成三资清理的嘎查村147个,共清理出合同到期、超出合同面积土地资源70万亩,清缴承包费1370余万元,为壮大农牧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打下坚实土地资源基础。
管流程建机制
数字赋能筑牢“三资”监管防线
规范嘎查村级议事决策程序。对于嘎查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资金使用等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确保嘎查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过程透明,让集体资产资源监管更规范。“三资”管理数智化。打造集“三资”管理、土地流转、农畜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资”管理应用云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三资”的方式,将嘎查村集体“三资”进行电子档案登记管理,实现“三资”信息数字化、建档规范化,切实提高“三资”管理质量。电子云章规范使用。全域推行使用“电子云章”,破解在“三资”清理过程中用章监管松懈导致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实现用章环节的全面防控、实时监管和可追溯,确保“三资”管理在阳光权力下运行。
用资源活产业
创新模式激活“三资”增值潜能
入股分红增收集体资金。将嘎查村集体土地、资金等,以入股分红的方式投入“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中,定期享受红利收益。比如:巴拉奇如德苏木利用“三变”改革模式,将特尼格尔等12个嘎查村清理出来的650万元集体资金入股锦鸡儿加工厂中并定期分红,2024年收益率高达6%,高于银行最低利率4.35%。返包倒租盘活沉睡资产。对承包年份过长的荒山荒地等资产资源,由嘎查村集体从承包方手中以合理价格返租后再通过发包等其他方式发展集体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比如:新民乡敖汉营子村“三资”清理出的60余亩废旧设施农业大棚,由村集体出资58万元从承包方手中将土地“返租”回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倒租”收入160万元,村集体净增收100万元。“一户一田”整合土地资源。结合全旗“一户一田”试点工作,嘎查村将“三资”清理出来的分散土地进行集中整合,统一进行经营管理,解决土地的碎片化问题,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比如:双胜镇砖瓦窑村通过“一户一田”模式,将918块小田调配为92块大田,最大限度对细碎化土地进行了集中整合,有效提高土地“身价”。
(来源:阿鲁科尔沁旗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