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活动党建活动党建

喀喇沁旗:“小积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时间:2023/3/2 9:48:40

为强化基层治理实效,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喀喇沁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健全体系、细化指标、强化运用,探索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将治理成效转化为量化指标,通过“小积分”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担当作为“新活力”。


谋篇布局  健全体系“定调子”

科学谋划把好“方向盘”。坚持“分类积分、量化考核,示范引导、激励奉献,突出业绩、重在平常”的原则,对标赤峰市关于乡村治理的工作要求,根据旗情实际,旗委组织部联合旗委政法委、旗委宣传部、旗乡村振兴局等6个部门共同制定《喀喇沁旗推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指导办法》,细化6个方面50条评定指标,为镇村两级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广泛纳谏谱好“协奏曲”。《指导办法》制定后,由旗委组织部牵头向各乡镇街道广泛征求意见,将决定权交到基层,真正实现“积分内容基层定、积分方式基层议、积分结果基层评”。经过整理汇总,共征集意见建议16条,均已充实到《指导办法》中。完善体系吹好“集结号”。依托现行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网格”四级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层级职责内容,乡镇党委将积分制管理纳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议程,认真研究部署,加强领导指导;村党组织做好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完善积分的采集申报、审核登记、评议公示等环节的管理和操作;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表率;网格员将积分制管理办法传达到家家户户并带头示范,全方位构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多方参与”的积分制治理模式。


凝心聚力  细化指标“压担子”

红色网格治理划分到位。按照“界限清晰、任务适当、职责明确”的原则,在全旗划分农村基层网格1418个,科学配备网格长161名,专兼职网格员4092名。根据日常工作管理需要,区分不同事项、把握重点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实施双向考核。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网格”的模式,在全旗1418个农村网格中建立网格党支部202个,党小组1251个,让党建引领真正落到实处。积分项目建设细化到位。将积分制管理事项划分为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平安建设、普法宣传、乡风文明、产业发展6大类50项。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按照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农村群众三类进行管理,设基础积分和奖励积分,分类细化设置积分标准,以正向积分和负向减分的形式对党员群众参与组织活动、村级事务、生产生活等进行量化评比,用制度督促党员群众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和管理。积分评定结果记录到位。以村为单位成立积分评定小组,由村党组织安排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采取“次记录、月汇总、季通报”的方式进行量化管理,即每次服务填写记录表,随时关注服务积分;每月汇总一次积分,填写积分汇总表;每季度通过党员大会、三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公示通报积分情况,形成“争积分、比着干,作贡献、抢着干”的良好局面。


提质增效  强化运用“铺路子”

评先树优做示范。将基层治理积分纳入竞选村“两委”和竞聘村级公益性岗位的重要参考,党员家庭户的积分作为“优秀党员”评选依据。对积分较高的家庭,在“最美家庭”“先进个人”“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中优先考虑。对积极创新形式、群众评价高的村级党组织进行典型选树,作为党支部评星定级的重要依据。正向激励提干劲。在物质奖励方面,各村根据村情实际设置积分兑换基金,通过“四议两公开”等形式确定分值对应的具体奖金或奖品,灵活运用“爱心超市”、为民服务经费等对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党员群众进行奖励。反向约束促提升。坚持落实好“红黑榜”制度,各乡镇街道组建督查组,定期对辖区内各村组进行巡查,建立问题台账和整改清单,整改情况定期在镇村两级范围内通报,树立正面榜样,曝光反面典型,达到管理标准的网格列入“红榜”广泛宣传,未达到管理标准的网格列入“黑榜”限期整改,通过互看、互学、互评、互比,找差距、学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喀旗委组织部)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