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干部教育

翁牛特旗:“红色研学”赋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时间:2023/2/20 11:41:02

参观红色文献展览馆,在革命文物中回望历史;走进党建主题公园,实地感悟红色精神;聆听红色宣讲,在红色故事中厚植党性修养……盘活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做活红色旅游,如今,“红色研学已经成为翁牛特旗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



搭建研学矩阵,绘就主题路线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年初以来,按照旗委“东部治沙、西部治土、中部抓园区、全域搞旅游”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全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诞生地纪念馆、中国草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等红色资源,形成了面对不同受众、聚焦不同需求的红色研学主题路线。

在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红色研学路线上,学员可以感受到乌兰牧骑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艰辛努力,更可以体验到40多年前民族团结、合力攻坚建设海拉苏水利枢纽的壮美画卷;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红色研学路线上,学员可以看到龙凤儿女是如何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党建引领“三变”改革,更可以体验曾让贫瘠的玉田皋变成了稻花飘香的“红山稻”的峥嵘岁月;在以锤炼党性为主题的红色研学路线上,学员可以感受到一份份红色文献传承的革命精神,更可以体验到草原红星乌兰敖都的治沙模式。


丰富研学内涵,育强活动载体  

让党员教育“动起来”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敖包山党建主题公园的宣誓广场上,参加全旗机关单位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百余名学员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许下铮铮誓言。


为了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着力在红色研学活动上下功夫,通过整合资源、引进社会资本,精心设计沉浸式体验式教育活动,着力将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教育的“活教材”。在海拉苏,学员可以体验顶碗舞的“前世今生”;在乌兰敖都,学员可以实地体验搭建治沙网格……通过“观”现场、“讲”历史、“听”事迹等形式,有效调动党员参与热情,提升教育成效,实现党员教育形式向开放式、互动式转变。


拓展研学外延,发挥经济效益  

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以前我们嘎查的集体经济就是出租一些机动地,收入比较单一,从来没有想过将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书记苏和巴特尔说。

通过红色研学路线深耕“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制定《翁牛特旗红色研学路线实施规划》,以旗属国有企业为龙头牵引,串联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推动敖包山公园“红色党建”、海拉苏“红色治沙”、阿什罕“根登精神”等“红色旅游产品”实现规模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通过创新旗属国有企业、嘎查村党组织、农牧民“1+N+X”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增收、集体经济增长、农牧民致富“三方共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红色动能”。


旗委组织部)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