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富民党建富民党建

林西县“五提五力五解”推动实践活动提档升级

时间:2021/10/27 10:26:23

 林西县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解决五类问题,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县处级领导干部领办民生实事94件、完成51件;各地区单位查找问题2399个、解决2066个,提出重点民生项目836个、完成641个。


升产业发展力,解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难题

 出台《林西县“十四五”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明确4个方面、7类产业具体扶持政策。围绕设施农业、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等拟建产业园12处,开工7处、办理前期手续5处。打造大井镇中兴、十二吐乡达康、大营子乡盈旺等万亩设施农业园区3个。建成肉牛养殖小区41处、人工授精站45处,完成牛冷配5万头,北京二商10万头肉牛屠宰生产线投产运营。在大井镇、新林镇、大营子乡、新城子镇实施中草药规模化种植,全县种植面积达12万亩。完成营造林6.61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2万亩,实施新城子“水·果”生态康养小镇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供水管网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为解决食品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厂区用水问题提供了保障。


提升群众致富力,解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难题

 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对突发困难户2户5人及时纳入动态监测,227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严重困难户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围绕促进农村弱劳动力增收致富,以新城子镇老虎石沟村海棠湖玉米皮文创产业基地为载体,打造市级“乡土人才”培训示范基地1处,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48期、培训1300余人,培养技术骨干156人,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针对失业及贫困劳动力等群体,组织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食品制作等技能培训27期、培训820余人。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示范主体320个,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3个、培训247人。


提升民生保障力,解决“保障基本民生需求”难题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新建、28个老旧小区改造以及第二水源地、综合活动场馆、老年养护中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积极组织实施以送技术、送温暖、送平安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上门服务行动,真正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效转化成了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实效,截至目前,实施“三送”上门服务行动680余次、参与党员干部12800余名、直接受益群众4万余人,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提升地区竞争力,解决“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难题

 以党群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深入实施“四办”改革,认领和编制事项清单1757项,梳理权责清单6409项,优化服务流程376项,办结服务事项3980件,其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办证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24小时。在全市率先实行医疗保险服务大厅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实现了窗口柜员无差别全项目办理所有业务。成立林转非、草转非手续项目办公室,完成12宗重点项目林转非手续办理,为企业开工赢得了时间。打造“十分钟便民办税服务圈”,累计办理涉税业务近千次、医保和社保业务近万次,极大方便了群众。


提升治理服务力,解决“推进基层治理”难题

 结合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开发“林西党群连心”服务号,通过“居民点单、党员抢单,网格点单、党组织接单”模式,搭建起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供需精准对接平台,累计办结服务事项5730余件。积极探索村级党员群众积分制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县级积分制管理制度指导意见,并在全县推广。积极推进客货运及交通系统动态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智慧交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共同体,整合各职能部门党组织资源,为服务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林西县委组织部)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