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导航 Navig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工作 > 富民党建富民党建

松山区着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时间:2018/3/29 17:21:35

    这一天,松山区大兴隆庄农业设施园区李艳会的采摘棚又迎来了园区合作社的技术团队。每隔几天,他们就会主动为棚里的葡萄秧苗实施生长监测。经过仔细察看,技术人员指出秧苗节间距过高,叮嘱李艳会近期要注意水肥比例。李艳会感激地说,多亏了这支技术服务队伍,让她第一年采摘收入就达到3万元。据村党总支书记王永生介绍,近年来,该村主动适应党建新路径,把支部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让园区合作社在党旗引领下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互融共赢,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松山区各乡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通过抓班子、抓规范、强服务、促发展,全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规范提升,织好防护网。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农村党组织建设中强化制度,落实责任,严格监督,为规范村务工作织就了牢固的防护网。今年出台了《松山区村班子和村干部考评办法(试行)》,落实了村干部区级集中培训、乡镇直接培训,贯彻“4341”工作法,储备村后备干部2136名,进一步强化了对村班子和村干部的规范管理和能力培养。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村级事务中,各乡镇严格实行“5321”工作法,保证村务管理科学规范、民主公正、公开透明。按照村级组织星级化管理,评出一类村党组织133个、二类村党组织93个、三类村党组织18个,调整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5名,实现了47个村的稳定转化和跟踪管理。

强化服务,架起连心桥。通过完善服务阵地、突出服务重点等措施,畅通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渠道,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在对乡机关和村级活动场所新改扩建的基础上,深化乡镇双服务,构建起以14个乡镇综合服务大厅、135支便民服务小分队、244个村便民服务室、726个村组代办点为主体的乡村组上下贯通的便民服务网络,拓展了服务渠道,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提高了服务群众效率。各乡镇还立足实际,以创建富村惠民、产业推动、立体网络、延展便捷、链包问责五型村党组织为抓手,重点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涌现了各类服务型党组织典型45个。

突出发展,畅通富裕路。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在松山区基层党建整体格局中,抓发展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鲜明主题和亮丽底色。依托“1+3”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了产业(行业)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经济园区、市场等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经济组织中,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工作覆盖到每名党员和农民群众,形成了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局面。目前该区896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产业党支部115个,引领带动175个村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

Copyrights © 2014 赤峰市委组织部 党员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001598号-1